第四章 做人与做事(3/13)
要找到一个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位置?自己的生定位又在哪里呢?
迎新会就要开始,会议室的四周排紧桌子,桌子上是橘子、糖果、瓜子,像杂货摊儿。工作员和硕士生已经坐满,高教授也已经就座,杨博士坐在高教授旁边,如同刘备身边的关羽,商欣怡也来了,坐在杨博士身边,正盯着孟雪,目光仿佛被醋浸泡过,炯炯有神中散发着浓烈的酸气。孟雪暗叹:好
好事如此相对,对你是好事,对她却是坏事;对你当一回好
,对她却当了一回坏
。有心让杨博士早
比翼齐飞,却树了个“
敌”,这媒婆做的,仿佛捡了钱包被
家误认为贼一样,辩解过后总还会存盗窃嫌疑。孟雪和涂颖祎拣了他们同侧的位子坐下来,也融
大家的“打杂儿”喜好,吃水果瓜子。此时,杨博士宣布,迎新会开始,高教授讲话:“今天我们这个迎新会,实际上就是个聊天会。别看我们现在吃吃喝喝,看起来很颓废,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侃大山,第一句话总是那么没有价值:‘你今天
发长了,你这衣服真漂亮……’其实,昨天和今天的
发又能相差多少呢?从这些简单无聊的话题聊起来,自然过渡到学术上来,才有你今天的实验数据如何的主题。如果你劈
盖脸张
就问:‘你的实验数据如何?’对方很突兀:‘关你
事,调查户
啊?!’实际上这是一种沟通和协调。在英国熊彪所在的大学里有个茶馆,那里总是有很多
,边品茶边聊天,聊着聊着就聊出个博士来……”
众不约同乐,孟雪想起昨天餐桌上的学术讨论,笑着对涂颖祎说道:“英国的博士是茶桌上‘喝’出来的,中国的博士是餐桌上‘吃’出来的,这‘喝’和‘吃’到底哪个更文明呢?可‘喝出来的’洋博士就是比‘吃出来的’土博士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优越的生存条件……”
涂颖祎不禁哑然失笑,又听高教授说:“聊天,是个思考的过程,想好了再去做,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我们有些,天天忙忙碌碌,心里的安慰——我时时都在做。可是效果呢?
本
是这样,时时刻刻都不停,实验做到
夜一两点,大脑都麻木了,手还在忙着。和
本
不同的是英国
更多的是思考,协作……”
原来这不成文的为关系之道并非中国
的专利,也没有前几年大批特批的“拉关系,走后门”的坏名声,却是全世界最有效的沟通方式。沟通,顾名思义:有“沟”才会“通”,不“沟”就不“通”,这个词组从小学生起就读熟了,没想到到了博士生时的今天似乎才懂得去理解其中的涵义,好比一个饥饿的
猛餐一顿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