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兵发易水(1/9)
第二,众
兵分四路直赴北疆战线,六郎则带领杨门
将奔向瓦桥关。
易水北岸瓦桥关犹若铜墙铁壁般,屡次挡住进犯的辽军,而瓦桥关乃是后周大将符严博所造。
瓦桥关城墙高七丈七尺,厚十丈七尺七寸,底基采用花岗岩和石灰岩铺制,城砖也极为讲究,采用质地细密的青灰砖,建造时又用石灰汁,糯米汁和桐油混合后浇灌,墙壁遍体银白,无比坚固,尤其暗藏各种机关,在敌兵攻城时,会由墙壁中弹出巨大的利刃,做自上往下的劈刺,给攻城的敌致命的攻击。
城墙上每隔一百米就有一座大型风车,风车全采用卧式轴、船帆式风帆,风帆安装在轴架周围的八根柱杆上,而瓦桥关四周荒芜,没有大山遮挡,利于风车作业,所以城墙上一共建有二十八座风车,每座风车产生的动力可以带动隐藏在城墙内的巨型利刃做着劈刺,守卫瓦桥关的安全。
除了这二十八座风车外,瓦桥关还有三十门大径火炮,炮弹是依照最好的设计所制造,威力比普通火炮高出数倍。
虽然瓦桥关的士兵不多,但守将智勇兼备,主将名叫王焕臣,原本是后梁的降将,在归顺大宋后,便受重用,率兵镇守边关要塞。
王焕臣出身于奇门术士,通奇门遁甲与五形八卦,所以他驻守瓦桥关时,便修建城墙,开通水渠,让易水沿边的八百里水域阡陌相通,构成大宋北疆的第一道屏障,守军共有一万八千三百名,虽然比不上朝廷禁军的年轻和装备
良,但在王涣臣严格的训练下,战斗力丝毫不亚于禁军。
六郎率领大军来到瓦桥关时,王涣臣激动万分地道:“杨将军,你这一来,我心中算是一块石落地了。”
六郎微笑点,在将兵马安排妥善后,就询问敌营的
报。
王涣臣道:“现在大辽囤兵于紫荆关,而且在距离瓦桥关一百里的沙洲还有十万名先锋部队,不过辽兵还没有对我们正面展开进攻,我猜他们是认为瓦桥关易守难攻。据我的探马禀报,辽军正在紫荆关筹集巨型火炮和炮弹,看来他们打算在冬前攻打瓦挢关。”
六郎点了点,又问道:“辽军先锋大营的
况如何?”
王涣臣摇道:“那一带戒备森严,我派去的探马不敢接近。”
六郎道: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!我要亲自侦探敌军大营。”
慕容飞雪闻言急忙道:“六郎,不可以,现在你是三军主帅,岂能让你去冒险?还是我去吧!”
沈灵梅上前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