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(14/15)

金的地主必是成熟儒雅、风度不凡,又奇怪一个地主还研究格物致知,必是视野开阔、脑睿智之,双重嫉妒之下打断了她兴致勃勃的讲述:“他多大?相貌如何?”

凝彤闻言,红着脸掩嘴轻笑:“五十多岁了吧,问过他,他不好意思说,反正看上去脑满肠肥,又老又胖又猥琐!”

她如此形容此老地主:一身肥将锦缎袍子撑得鼓鼓囊囊,走起路来地动山摇。

最惹眼的是那张油光满面的圆脸——两片肥厚的嘴唇总是湿漉漉的,说话时露出三颗金牙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晃得睁不开眼。

我暗松了一气,继续追问:“此品如何?”

凝彤说,陈大善的名声倒是实打实的——每年青黄不接时,他庄子前总要支起十大锅,熬粥赈济贫民。

更难得的是,他亲自站在粥棚前监督,见有老弱孺挤不进来,便扯着嗓子训斥管家:“狗才,没看见老家腿脚不便吗?还不快端碗稠的送去!”

腊月里他给佃户发年货,除了惯例的米面,总要额外包七八银铢。

有年大雪压垮了村塾,他二话不说拨出二十金铢重修,还特意嘱咐:“多开几扇窗,娃娃们读书费眼睛。”

闽西民风彪悍,有溪北两村为争水渠斗了数十年,县衙调停数次无果,反倒愈演愈烈。

托到陈琪那里,他踏勘三之后,第四清晨带着持刀劈开分水竹笕:“上游村每让三刻水,下游村补二里引沟——明动土,谁若不服,尽管提镰刀来见我!”

陈琪身材不高,却因年轻时打熬筋骨,骨架粗大。如今虽已发福,但力旺盛,发起狠来天不怕地不怕,带了一众持械长工,当夜亲自守在渠边,硬是得两村低,自此再无争端。

听着凝彤絮絮叨叨地讲述陈琪的豪爽之事,我心中不禁暗自诧异:她身为青云门最负盛名的美,向来对男子相貌极为严苛,怎会对这样一个乡野粗鄙的老地主有了意?!

“他是怎么打动你的芳心的?”

我语带讥诮地问道,“你不会上他吧?”

“怎么可能上他呢,和他睡了几夜之后才亲近一些……”

凝彤羞得晕生双颊,伸手轻轻拧了拧我的耳垂,“你我是什么关系?自幼相伴的青梅竹马,又是碰过生死契阔怜心豆的眷侣,你竟还吃这等飞醋?”

她凑近我耳边,吐气如兰,“莫说他年岁已长,又肥又蛮,便是王侯将相之尊,又怎及得上你万分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